《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拉开了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序幕,这就需要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创新水平。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发展,每个环节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个产业才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目前,我国很多产业链的上下游未能形成合力,往往导致产业价值传导较低甚至断裂。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由大到强的发展瓶颈,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校企合作普遍存在“表层合作”“碎片合作”“局域合作”等低效循环现象。
产业发展的痛点与职业教育的痛点,迫切需要探寻能够“一石二鸟”的良药。我们认为,基于全价值链理念的职教与产业合作,是我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趋势。实现这种合作的最好形式就是建立“1+1+N”校企战略联盟,一个“1”指职业院校(院校联盟),一个“1”指重点龙头企业,两个“1”代表双主体,而“N"指重点龙头企业的上下游相关企业。构建“1+1+N”校企战略联盟,就是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良药。
全价值链:战略联盟的理论源
价值链最早由哈佛商学院波特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价值链来表明。全价值链则是基于价值链的一个衍生概念,是在综合考虑企业价值链各个方面的基础上,贯穿于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系统中价值再造和价值转移全过程的一个集合体,其目的是创造出最大的综合价值。全价值链的理念带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1+1+N"战略联盟,就是基于全价值链理念设计的校企合作模式。其目的是要通过三年(高职专科)、四年(应用本科)甚至更长时间的累积训练与浸润,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企业的文化认同,对产品标准的价值认同,对产品服务的理念认同,能够真正为某个产业的重点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系统地培养人才。解决了产业发展所需的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模式和机制下,要实现校企共同制定产品标准、共同推动技术革新等,那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文化统整:提供联盟驱动力
职业教育是“职业场域”与“教育场域”的跨界融合,两者归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职业场域的主体文化是以企业工作和生产为核心的文化,教育场域的主体文化是以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文化。要构建“1+1+N"校企战略联盟,就要对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进行统整,形成一种共治基础上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与整合,包括企业对学校教学文化的认同,各上下游企业对产品标准的价值认同,以及职业院校对企业工作、生产文化与教学文化的整合。
文化统整的过程,不仅是重点龙头企业带动N个上下游企业实现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也是统一理念标准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不仅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职业领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培育了熟悉企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实现了经济利益最大化,校企合作从文化共治走向长久共赢,破解了校企合作“不同频”的难题。
需求对接:确保结合质量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存在“人找不到工作、工作找不到人”的现象,核心问题在于“人岗不适”。校企合作的最大共同需求点不在科学研究,不在社会服务,关键在人才培养,培养出“人岗相适”的人。在统一共治文化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要强化“1+1+N"战略联盟的密切关系,就要找准参与各方的利益契合点,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使之具备较强的岗位适配性和生产创造力,从而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问题。
“互联网+”、“工业4.0”对现代产业提出了新要求,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重点龙头企业要带动其上下游企业,把产业发展的新标准、新要求及时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院校则要主动适应产业变化和企业需求,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合作通过抓住“人才需求”这个牛鼻子,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产业链增值增效。
工学转换:校企联盟着力点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部分继承普通教育教学范式,在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体内容,以学生获取知识的量及程度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另一种是“手把手”传授学生某一技术技能,并机械性地反复练习,最后以现场操作的方式检验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事实上,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无论是以“线状”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学习,抑或是以“点状”技术技能获取为中心的学习,都不能有效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延展和创新。
实践证明,当前世界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还是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是工学交替的代表和典范。为此,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1+N"校企战略联盟,首先要找准工学交替这一着力点,重点龙头企业要联合其N个上下游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工学交替的实习岗位、生产性教学实训场所以及必要的实训指导师资;职业院校要采用分阶段、多学期的灵活学制以及弹性学分制,为工学交替提供制度保障和可行举措。围绕工学交替这一着力点,企业与院校自然地形成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共同体,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直观地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选自《光明日报》